梅花鹿如何养殖,梅花鹿养殖介绍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梅花鹿如何养殖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梅花鹿养殖介绍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饲养梅花鹿
梅花鹿生活于森林边缘或山地草原地区。季节不同,栖息地也有所改变。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梅花鹿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饲养梅花鹿的方法
1 注意做好鹿舍的保温工作
鹿虽然不怕冷,但过冷的环境会消耗鹿体内大量的热能。为增加体热来御寒,于是鹿增加了食量,造成饲料的浪费和生产成本的增加。幼鹿和育成鹿对环境温度反应比较敏感,若冬季舍内过于阴冷,不但会影响鹿的生长发育,而且易导致鹿发生感冒、肺炎,有的还会造成死亡。目前各地采取用暖圈养牛、养猪提高生产效益的方法已被人们所接受,同样,鹿在冬季采取暖舍饲养也是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目前常用的保温措施是:
(1)冬季可在圈舍内的地面上铺放锯末,作为垫料,其好处是既能保温,又可吸附粪尿,便于搞好舍内环境卫生。
(2)封堵鹿舍墙壁风孔,防止贼风侵袭。
(3)冬天下雪后应及时清扫舍内外的的积雪,既可保温,又可防止鹿滑倒造成骨折。
(4)冬季应当供给温热的饮水,傍晚可将槽内的剩水放净,防止鹿饮冰水和冻裂水槽。
(5)农户养鹿,可在舍门上挂上草帘、布帘、塑料布等用以保温。也可晚上在舍门处立放几捆柴禾,白天取掉。
2 进行人工补充光照
(1)补光的根据。鹿类活体体重的增长,春夏要比秋冬快(冬季生长最慢)。这种自然生长规律延长了鹿的成熟时间,推迟了鹿的产茸时间。若是肉用鹿,则使鹿肉的全年供应发生失衡,即春夏肉源充足,秋冬肉源紧缺。鹿类的季节性生长是自然形成的、内在的,与单纯的饲料供应无关,但与光照长短有关。据研究发现,在冬季的一昼夜里连续光照16小时,接着黑暗8小时,同时光照强度达250~300lx(勒克斯),如此有规律性地处理6周后,能使鹿在冬季加速生长,提高采食量,加快增重。
(2)补光的必要性。我国地处温带,则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短日照的冬季长达3~4个月。要用人工光源进行补充光照,使圈养鹿有连续16小时的光照时间。
(3)补充光照的方法。任何一种电灯均可作为一种光源,一般以白炽光灯泡为宜,要在距离地面上方1米高度处(不是光源的正下方),测得光亮达250~300lx即可。通常是太阳下山后开灯,进行人工补充光照。当自然光照(日光)时间加入工光照时间达16小时时关灯。若是阴天或连阴天气,光照强度需全天用人工光照来代替日照。
(4)补充人工光照的效果:采取人工补充光照,在国内很多鹿场都已见到了明显效果。据资料报道,对当年小公马鹿进行冬季补光试验证明,在6周龄长的时间内,试验组日增重为330克,而不进行人工补光的对照组为152克左右,试验组为对照组的2.2倍。同时,试验组鹿的采食量增加,饲料利用率得到提高,鹿的被毛光亮,生茸时间又提前了5~10天。冬季对鹿进行人工补光,对肉鹿和茸鹿都有好处,尤其是对育成鹿其意义更大,它能促进鹿只成熟,提前产茸,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3 饲喂优质饲料 采取人工补充光照后,由于鹿的采食量增加,为此,对鹿必须提供优质足量的饲料,这样才可充分挖掘人工补光的潜力,达到提高生产性能的目的。我国北方一些养鹿场,冬季多以玉米秸、豆秸青贮喂鹿,这样不仅不能满足补光后对饲料的需求,还易发生维生素缺乏症。所以在饲料中最好应当补加苜蓿粉、胡萝卜或甜菜等优质饲料,用以满足鹿的生长发育和机体代谢的营养物质需要。
梅花鹿的生活习性
梅花鹿大部分时间结群活动,群体的梅花鹿(雌鹿)大小随季节、天敌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变化,通常为3~5只,多时可达20多只。在春季和夏季,群体主要是由雌兽和幼仔所组成,雄兽多单独活动,发情交配时归群。每年8~10月开始发情交配,雌兽发情时发出特有的求偶叫声,大约要持续一个月左右,而雄兽在求偶时则发出像老绵羊一样的“咩咩”叫声。
梅花鹿晨昏活动,生活区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春季多在半阴坡,采食栎、板栗、胡枝子、野山楂、地榆等乔木和灌木的嫩枝叶和刚刚萌发的草本植物。夏秋季迁到阴坡的林缘地带,主要采食藤本和草本植物,如葛藤、何首乌、明党参、草莓等,冬季则喜欢在温暖的阳坡,采食成熟的果实、种子以及各种苔藓地衣类植物,间或到山下采食油菜、小麦等农作物,还常到盐碱地舔食盐碱。
白天多选择在向阳的山坡,茅草深密、体色相似的地方栖息,夜间则栖息于山坡的中部或中上部,坡向不定,但仍以向阳的山坡为多,栖息的地方茅草则相对低矮稀少。
性情机警,行动敏捷,听觉、嗅觉均很发达,视觉稍弱,胆小易惊。由于四肢细长,蹄窄而尖,故而奔跑迅速,跳跃能力很强,尤其擅长攀登陡坡,那连续大跨度的跳跃,速度轻快敏捷。
梅花鹿养殖需要怎样的环境
地形、地势和土壤条件:鹿场场址应选地势较高燥、向南或偏向东南、有5度坡度的沙质或沙石土场所。山区要选在不受山水威胁、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
饲料条件:梅花鹿是复胃的草食性动物,各种多汁饲料都可饲喂,另外再适当补以谷物、豆类等精饲料和矿物质饲料。最喜食橡树叶、薯秧等,其次是玉米秸、稻草、麦秸等。
1. 饲料调制 将饲料铡短粉碎成草粉即可。为改善饲料品质,提高消化率,对玉米秸、稻草、麦秸等进行氨化处理。方法:将3%-5%尿素水溶液均匀地喷洒在秸秆上,堆于水泥地面或坚实的土地上,用聚乙稀塑料薄膜封严,四周边缘压以黄土。在20℃气温下,3周可以使秸杆堆内温度升高到40℃-60℃,时揭开薄膜,使氨气充分散发掉,便可使用。用氨化秸秆喂鹿消化率可提高10%以上。青粗饲料,其中氨化饲料可占一半以上,混合后喂给,以免挑食。精饲料为玉米60%、麸皮20%、饼类20%,另加适量面粉和食盐。

2.饲养管理 (1)公鹿1月—3月下旬为长茸初期,4月-8月为长茸期,8月下旬-11月中旬为配种期,11月下旬-1月中旬为恢复期。在长茸期、恢复期和配种期日喂量掌握在3公斤-4公斤,其中精料1公斤-1.5公斤,多汁饲料1公斤-1.5公斤,青粗饲料2公斤-3公斤,每日喂2次。配种期适当多给些多汁青绿饲料。长茸期日喂量7公斤-8公斤,其中精料2公斤-3公斤,多汁饲料2公斤-3公斤,青粗饲料3公斤-4公斤,每日2次-3次。
水源条件:建场前要对场内的地下水位、自然水源、水量、水质进行必要的勘测和调查,对水质要进行理化和生物学检验,并注意水中的无机盐含量。对于井水或泉水的水量,应以枯水期能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需要为标准。要避免使用江河等地上的自然水源或场址附近被污染的水源。
交通和电力条件:建场地点应以距离公路1.0-1.5千米,距离铁路5-10千米为宜,以便于设备、饲料的供应及产品的发送,便利职工生活。同时电力要充足,距离电源较近。
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鹿场的场址不应选择在工矿区和公共设施附近,不要阵被牛羊传染病污染过的地方或畜牧场旧址上建场。鹿群要障与牛羊分开的放牧场和草场。鹿场要在当地居民区的下水向3千米以上,以避免各种复杂环境造成对鹿群的博扰或传染疾病。还要注意场址附近的资源条件,如建材是声方便,劳力是否充足等等。
梅花鹿适合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养殖?
适合在森林边缘,山地草原地区 ,阔叶林、沼泽、盐沼和海岛等地。
梅花鹿晨昏活动,生活区随季节变化。春天,大多在半阴的山坡上,吃食栎、板栗、胡枝子、野山楂、地榆等树木和灌木的嫩叶和刚刚发芽的草本植物。夏季和秋季,它们移到阴坡的林缘,主要吃藤本和草本植物,如葛根、何首乌、党参、草莓等。
冬季,它们喜欢在温暖的阳坡上吃成熟的水果、种子和各种地衣,有时还喜欢在温暖的阳坡上吃,到山上吃油菜、小麦等农作物,经常在盐碱地里舔。
梅花鹿为亚洲东部特产种类。国内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目前野生较少,大部分为家养。国外分布于俄罗斯东部、日本、朝鲜等地。濒危情况IUCN(2009):无危(LC)。《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扩展资料:
成年梅花鹿每年繁殖一次。每年9月至10月,雄梅花鹿与几只雌梅花鹿交配。雌鹿怀孕约30周。它们繁殖于次年5月至6月。每个子宫里都有一只小鹿。梅花鹿中很少有生下两个孩子的。小鹿出生时体重约4.5至7公斤,生长迅速,夏末断奶,生长至10至12个月,16至18个月达到性成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鹿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梅花鹿
怎么养殖梅花鹿呢
(1)建筑鹿舍要坚固,因鹿性野,一般围墙筑高2米,舍地面积每头鹿得10平方米。建筑材料要因地制宜。(2)养好公鹿十分重要。饲养公鹿可分生茸前期(2~4月)与生茸期5~8月。配种期(9~11月)与配种恢复期(12~1月)两个阶段,2月过后气温回升日照增长,为了满足公鹿生茸的生理需要,应逐渐增加精料,可喂给混合精料1~1.25千克,以后每5天增加70~80克,到5月初增到2千克。饲料中富含蛋白质的豆类料应占50%~60%,食盐、贝壳粉等矿物质饲料每天15~20克,有条件的可喂些畜用生长素之类的添加剂。粗饲料做到质量好数量足,吃得饱不浪费。7月锯完头茬茸的非种用公鹿应减少精料50%~60%,以免配种期激烈的顶撞,配种用的公鹿因性的冲动变得兴奋好斗,食欲相反减退,要注意管理减少损伤。(3)饲料要尽量作到多样化。多给青绿料与块根饲料,混合饲料每天0.5~0.75千克。配种期之后公鹿营养下降,加之天气转冷,要注意鹿舍保温,饮温水。粗料要充足、混合精饲料每天1千克左右,否则有不同程度影响鹿的越冬体壮。(4)要选择产茸量高,体质好而遗传性能佳的公鹿作种,配种方法采用一公多母,可配20~30头母鹿。受胎率高达90%以上。母鹿发情周期17~21天,发情持续期8~16小时,妊娠期224~231天。5~6月是母鹿产仔期,每胎产一仔,产双胎的罕见。(5)产仔期要保持圈舍清洁,在棚舍边角处放些干草供仔鹿休息。仔鹿哺乳期为两个月,半年时间性成熟 梅花鹿养殖实用技术---贵州梅花鹿场提供鹿养殖技术 1.鹿的标记� 标记就是给鹿编号,目的在于辨认鹿只,这样利于生产管理和档案记录,对鹿的育种和生产性能的提高都是十分重要的。现在鹿的标记有两种:一种是卡耳法,即是在鹿的两耳不同部位卡成豁口,然后将每个豁口所代表的数字加起来,即是该鹿的耳号。
2.茸鹿的组群及布局茸鹿应按其不同的品种、性别、年龄及健康状况分别进行合理的组群和布局,绝对不允许不分大小、公母、品种在一起混养。鹿的布局,应将公鹿安排在鹿场的上风头圈,以防配种期公鹿嗅到母鹿发情气味加剧其争偶、所造成的伤亡事故。妊娠产仔母鹿应安排在场内较安静的圈舍,仔鹿安排在靠近场部或队部的圈舍,以利于仔鹿的管理及驯化。�
3.饲喂次数、时间和顺序�鹿一般每日饲喂3次,生产季节(产茸、产仔季节)喂4次精饲料为佳(白天3次、夜间1次),饲喂时间:4月初~10月末期间,早饲4:00~5:00时,午饲11:00时、晚饲17:00~18:00时;冬季白天喂2次(早8:00时、晚16:00时)、夜间喂1次(23:00时左右)。鹿的饲喂次数和时间定下来后,应保持相对的稳定,这样才有利于鹿建立巩固的条件反射、采食和消化机能。饲喂顺序是先精后粗,即是先给精饲料,待鹿吃净了再给粗饲料。要求每次饲喂都应扫净饲槽内残余饲料和土等。精、粗饲料的增减和变换一定要逐渐进行,增加料量过急或突然变换饲料易造成“顶料”和拒食。�
4.饮水� 可以饮顿水(定时饮水)或自由饮水(即水槽内经常保持有水,鹿可随时饮用)。要求水质洁净,水量充足,冬季应饮温水,北方地区应防止水槽结冰。
� 5.圈舍卫生�保持圈舍卫生,每天打扫舍内的粪便、饲料残留物。冬季为了保暖,棚舍内的粪便可适当保留,并且做到圈舍经常消毒。�
6.舍饲茸鹿的精饲料配方(见表7-2)��表7-2梅花鹿、马鹿的精饲料配方(%)料别 饲料品种 配方Ⅰ 配方Ⅱ 谷物类 玉米 35 55 豆类 豆饼、豆粕、大豆�* 50 25 麸类 麦麸子、各种谷糠 10 15 矿物质 盐 1.8 1.5 骨粉 1.7 1.5 添加剂 鱼粉、酵母、生长素、尿素等 1.5 2.0��** 注:*:大豆仅在公鹿生茸期、仔鹿离乳前后用;每头分别补给0.1~0.25公斤/日,0.1~0.15公斤/日。�**:指尿素等�� 表7-2配方Ⅰ的豆类饲料、矿物质含量较高,适用于幼鹿、生茸期公鹿和种公鹿、母鹿产仔哺乳期、病弱鹿;配方Ⅱ以谷物饲料为主,仅为成年鹿生产淡季所用
梅花鹿的养殖环境和条件,梅花鹿的寿命是多少年
;
回答
1、地形、地势、土壤条件:养殖场地建立在地势高燥,向南或偏东南,坡度5°的沙石土地块上,要求通风、向阳。2、饲料条件:完全圈养的梅花鹿在一年之中,每只消耗350-100kg精饲料,1200-1500kg粗饲料,需要饲料场地0.1-0.2公顷,采草场或山场0.3-0.5公顷,草原0.5-0.7公顷,而圈养放牧的牧场(拥有500-1000只梅花鹿),每只梅花鹿需要1公顷的放牧场地。
温馨提示:梅花鹿属于野生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自身做起,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食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行为,既是一种社会陋习,也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活动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它们不属于餐桌。
一、梅花鹿的养殖环境和条件
1、地形、地势、土壤条件
养殖场地一般选择修建在地势较为高燥,向南或偏向东南,坡度为5°左右的沙石土地块,同时要求通风、向阳、排水性能良好。
2、饲料条件
(1)如果是完全圈养的梅花鹿,平均每只每年消耗350-100kg精饲料,1200-1500kg粗饲料,需要饲料场地1.5-3亩,采草场或山场4.5-7.5亩,草原7.5-10.5亩。
(2)如果是圈养放牧结合,具有500-1000只梅花鹿的中等牧场,每只梅花鹿需要15亩的放牧场地。
3、水源条件
(1)检测当地的地下水位、水源、水量,同时对水质进行理化和生物学检验,并检查水中无机盐含量。
(2)水量要求在枯水期时,能够满足梅花鹿生产和生活用水需要。
(3)尽量避免使用江河等地上的自然水源或者是被污染的水源。
4、交通、电力条件
(1)养殖场要求距离公路1-1.5km,距离铁路5-10km,方便饲料、设备、产品的运输。
(2)电力充足,距离电源较近。
5、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
(1)不能在工矿区,公共设施附近以及被传染病所污染过的地区修建养殖场。
(2)养殖场距离当地居民区下水向3km以上。
二、梅花鹿的寿命是多少年
1、梅花鹿的寿命大约为20年。
2、春季和夏季的时候,梅花鹿群主要由雌鹿以及幼鹿组成,而雄鹿大多单独活动,直至发情交配季节时,才回归鹿群。
3、梅花鹿在每年的8-10月份左右发情交配,大约持续30天。发情交配期间,雌鹿发出特有的求偶叫声,而雄鹿发出如同老绵羊的“咩咩”声(一只雄鹿与10多只雌鹿交配)。繁殖季节期间,雌鹿可以多次发情,发情周期为5天左右,但是在受孕之后,雌鹿不再发情。
4、梅花鹿的妊娠期为230天左右,于第二年的5-6月份左右产仔(每胎大多产一仔,少数产两仔)。幼仔在产后数小时后即可站立,第二天即可跑动。雌鹿的哺乳期为60-90天左右,1.5-3岁龄时,幼仔性成熟。
怎么养殖梅花鹿呢?
(1)建筑鹿舍要坚固,因鹿性野,一般围墙筑高2米,舍地面积每头鹿得10平方米。建筑材料要因地制宜。
(2)养好公鹿十分重要。饲养公鹿可分生茸前期(2~4月)与生茸期5~8月。配种期(9~11月)与配种恢复期(12~1月)两个阶段,2月过后气温回升日照增长,为了满足公鹿生茸的生理需要,应逐渐增加精料,可喂给混合精料1~1.25千克,以后每5天增加70~80克,到5月初增到2千克。饲料中富含蛋白质的豆类料应占50%~60%,食盐、贝壳粉等矿物质饲料每天15~20克,有条件的可喂些畜用生长素之类的添加剂。粗饲料做到质量好数量足,吃得饱不浪费。7月锯完头茬茸的非种用公鹿应减少精料50%~60%,以免配种期激烈的顶撞,配种用的公鹿因性的冲动变得兴奋好斗,食欲相反减退,要注意管理减少损伤。
(3)饲料要尽量作到多样化。多给青绿料与块根饲料,混合饲料每天0.5~0.75千克。配种期之后公鹿营养下降,加之天气转冷,要注意鹿舍保温,饮温水。粗料要充足、混合精饲料每天1千克左右,否则有不同程度影响鹿的越冬体壮。
(4)要选择产茸量高,体质好而遗传性能佳的公鹿作种,配种方法采用一公多母,可配20~30头母鹿。受胎率高达90%以上。母鹿发情周期17~21天,发情持续期8~16小时,妊娠期224~231天。5~6月是母鹿产仔期,每胎产一仔,产双胎的罕见。
(5)产仔期要保持圈舍清洁,在棚舍边角处放些干草供仔鹿休息。仔鹿哺乳期为两个月,半年时间性成熟
梅花鹿是一种中型鹿,是鹿科的成员,分布于东亚。范围从西伯利亚到韩国、中国东部和越南;在日本和台湾等西太平洋岛屿也有分布。体长140~170厘米,肩高85~100厘米,成年体重100~150千克,雌鹿较小。雄鹿有角,一般四叉。背中央有暗褐色背线。尾短,背面黑色,腹面白色。夏毛棕黄色,遍布鲜明的白色梅花斑点,故称“梅花鹿”。臀斑白色。生活于森林边缘或山地草原地区。季节不同,栖息地也有所改变。雄鹿平时独居,发情交配时归群。晨昏活动,以青草树叶为食,好舔食盐碱。每胎1仔,幼仔身上有白色斑点。主要分布于曾广泛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华北、华南和西南地区,现仅存于吉林、安徽、浙江、江西、四川、甘肃、台湾和广西的零星山林中。国外的俄罗斯东部、朝鲜、日本和越南也有。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