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几时开正谱,槐花几时开正谱伴奏
大家好,关于槐花几时开正谱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槐花几时开正谱伴奏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槐树是什么时候开花?
槐树的花期:7-8月,圆锥花序顶生,常呈金字塔形,长达30厘米;花梗比花萼短;小苞片2枚,形似小托叶;花萼浅钟状,圆形或钝三角形,被灰白色短柔毛,萼管近无毛;
花冠白色或淡黄色,旗瓣近圆形,具短柄,有紫色脉纹,先端微缺,基部浅心形,翼瓣卵状长圆形,先端浑圆,基部斜戟形,无皱褶,龙骨瓣阔卵状长圆形,与翼瓣等长,宽达6毫米;雄蕊近分离,宿存;子房近无毛。
洋槐花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每到花期来临时,一串串洁白的槐花缀满树枝,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素雅的清香,沁人心脾。原产我国北部,尤以黄土高原及东北、华北平原最为常见,我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
扩展资料:
槐是庭院常用的特色树种,其枝叶茂密,绿荫如盖,适作庭荫树,在中国北方多用作行道树。配植于公园、建筑四周、街坊住宅区及草坪上,也极相宜。
龙爪槐则宜门前对植或列植,或孤植于亭台山石旁。也可作工矿区绿化之用。夏秋可观花,并为优良的蜜源植物。花蕾可作染料,果肉能入药,种子可作饲料等。
又是防风固沙,用材及经济林兼用的树种,是城乡良好的遮荫树和行道树种,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国槐也是可以选作为混交林的树种。
跪求几首适合用作晚会开场前音乐的民歌
1、茉莉花:
《茉莉花》的五声音阶曲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的流畅的旋律和包含着周期性反复的匀称的结构,又能与西方的审美习惯相适应,因此其能够在西方世界传播。该曲属于小调类民歌,是单乐段的歌曲。它以五声调式和级进的旋律,表现了委婉流畅、柔和与优美的江南风格。
2、槐花几时开:
《槐花几时开》因其独特的四川民歌风格,加上后来人们的改编,已在全国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特别是通过歌唱家的演唱,使之得以知晓于世界。著名的老一代川籍歌唱家,每到全国各大城市开独唱音乐会,都把这首家乡民歌作为“压台”曲目。
3、小河淌水:
《小河淌水》是一首云南民歌,由尹宜公创作于1947年。歌词质朴自然,富于想象,感情真挚、内在,音区较高,音域较宽,表现出少女的活力与纯情,是一首经典的民歌作品,黄虹、朱逢博、龚琳娜、谭晶等歌唱家都曾演唱过该歌曲。
4、斑鸠调:
江西民歌《斑鸠调》是赣南地区的一首民间代表性歌曲,它以灵动、跳跃的节奏,优美动听的旋律以及真切、生动的歌词得到了大家的喜爱并广泛流传于江西乃至全国各地。
5、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小调》源于沂蒙山区的花鼓调,1953年秋,山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副团长李广宗、研究组组长王印泉、乐队队长李锐云重新修改记谱,将原来歌词中的抗日主题,改为歌颂家乡的主题,后面又续加了两段歌词,定名为《沂蒙山小调》,从此沂蒙山小调正式版本诞生。
丁善德的作品有哪些
丁善德
丁善德(1911年~1995年),浙江绍兴人,生于江苏昆山。1928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院,初学琵琶,一年后转习钢琴。1934年首演贺绿汀的获奖作品《牧童短笛》及《摇篮曲》,并灌制唱片,为中国首位灌制唱片的钢琴家。曾担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兼作曲系主任、副院长,并先后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三、四届副主席等职务。主要作品有大型器乐曲《长征交响曲》《新中国交响组合》,大合唱《黄浦江颂》等。其中《长征交响曲》是我国第一部以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大型管弦乐作品。
中文名称
丁善德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11年
逝世日期
1995年
毕业院校
上海国立音乐院
丁善德儿童组曲丁善德简介贺绿汀摇篮曲瞿希贤贺绿汀牧童短笛贺绿汀格里格鲍元恺简介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吴祖强
人物经历
1917~1928年,在家乡读书时,自学二胡、笛子、琵琶和风琴。
1928年秋,考入上海国立音乐院,1935年毕业。当年秋,受聘为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院音乐系教授。
1937年,回母校任教。1941年该校改为私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他任校长。
1945年,先后创作《春之旅》钢琴组曲和《E大调钢琴奏鸣曲》。
1947年10月,赴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从师于N·布朗热和A·奥涅格等。留法期间的主要作品有:钢琴曲《序曲三首》和《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等。
1949年9月,归国,执教于上海音乐学院,任理论作曲系教授兼系主任。陆续编写出《单对位法》、《复对位法》和《赋格写作技术》等教材。
1947年,赴法国巴黎音乐院学习作曲,指导教师为布朗热教授及渥朋教授。
1949年,回国后,长期在上海音乐学院执教,历任副院长兼作曲系主任。先后担任柏林国际舒曼钢琴比赛(1956年)、波兰国际肖邦第六届钢琴比赛(1960年)、比利时伊丽莎白皇后国际钢琴比赛(1964年)评委。在国内多次举行个人钢琴独奏会。他的主要作品有大型器乐曲《长征交响曲》、《新中国交响组合》,大合唱《黄浦江颂》等。其中《长征交响曲》是我国第一部以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大型管弦乐作品。
1956年,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并先后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曾多次出国访问,担任过R·舒曼国际比赛、第6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以及比利时伊丽莎白女王国际音乐比赛的评委。应邀担任1956年舒曼国际钢琴比赛、
1960年,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和1964年伊丽莎白女王国际钢琴比赛评委。
1959~1961年,创作的《长征交响曲》,得到国内外音乐界很高评价。
人物事迹
酷爱音乐
丁善德(1911年11月12日~1995年12月8日),江苏昆山玉山镇人。1928年毕业于昆山县立中学初中,在校读书时酷爱音乐,广泛接触民间音乐,自学二胡、笛子、三弦、琵琶和风琴,是时系昆山县中学国乐组组长。
1928年秋,考入国立音乐院钢琴系(后改为国立音专)。先从李芳园嫡传弟子朱荇青学琵琶、黄自攻习琵琶、和声、配器。一年后从原圣彼得堡音乐院钢琴教授查哈罗夫学钢琴。
1931年起,在上海美专兼任教学工作。并于"九·一八"事变期间创作了爱国歌曲《四万万同胞》。
硕果累累
在校期间,曾连获优学生奖学金6年,并经常参加校内外演出,担任钢琴、琵琶独奏及独唱、重唱节目,与同学喻宜萱、李献敏、戴粹伦等并誉为音专"四大金刚"。
1935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音乐本科钢琴组高级班,并举行个人专场毕业音乐会,为中国音乐家中举行钢琴独奏音乐会的第一人。此后应聘为河北女子师范学院音乐系教授,并在天津、北京举行个人音乐会,以钢琴家的身份活跃于中国乐坛。抗战期间,复在沪创办上海音乐馆(后易名为上海私立音专),并亲自主持该馆工作,从事音乐教育活动,同时在母校国立音专兼课。
1942年起,从德籍犹太作曲家弗兰克尔学作曲,前后凡五年,有计划地转移到创作方面来。他的成名作就是写于1945年的钢琴组曲《春之旅》。抗战胜利后,一度担任南京国立音乐院钢琴教授。
1947年,留法深造,入巴黎音乐院从加隆教授学对位、赋格,从奥班、布朗热、奥涅格教授学作曲,还听过梅西安的作品分析课。留法两年间,作有钢琴曲《序曲三首》、《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和《新中国交响组曲》等多部作品,并获得对位、赋格、作曲等三项单科毕业文凭。
1949年,回国后,历任上海音乐院作曲教授、作曲系主任及副院长。他还任中国音协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协副会长、上海音乐学院现代音乐学会名誉会长及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5年12月8日,在上海去世。
桃李满天下
60年来,丁善德先后培养了朱工一、周广仁、陆洪思、罗忠容、陈铭志、施咏康、胡登跳、施全波、陈钢、王西麟、王酩、刘念劬等一大批知名的音乐家,桃李满天下。
功底深厚
作为作曲家,功底深厚,修养全面,创作涉及到交响乐、协奏曲、大合唱、室内乐、器乐独奏、艺术歌曲以及电影音乐等各个方面,仅编号作品就达35种。其中如《长征交响曲》、《黄浦江大合唱》;儿童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钢琴曲《新疆舞曲》第1、2号、《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等;艺术歌曲《歌颂毛主席》、《延安夜月》、《爱人送我向日葵》、《丰收山歌》等;民歌编配钢琴伴奏曲《太阳出来喜洋洋》、《槐花几时开》、《玛依拉》、《想亲娘》、《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等都是深得群众好评,并且饮誉海内外的力作。作为理论家,他结合教学实践和创作实践,发表了有关音乐教育、创作心得以及作家作品研究的论文不下百余篇;并有《单对位法》、《复对位法》、《赋格写作技术纲要》以及《作曲技法探索》《如何识别黄色音乐》(与人合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等学术专著问世。
音乐社会活动家
作为音乐社会活动家,他是历届"上海之春"以及许多全国性的音乐比赛的领导成员,他出访过民主德国(1954)、罗马尼亚、波兰(1979)、日本、朝鲜(1985);参加过波兰第一届肖邦国际学术会议(1960)、亚洲作曲家代表会议(1981·香港)、海峡两岸作曲家座谈会(1988·纽约);担任过舒曼钢琴、歌唱国际比赛(1956·民主德国)、第六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1960·波兰)、比利时伊丽莎白皇太后国际钢琴比赛(1964)、英国利兹国际钢琴比赛(1984)评委。通过这些活动,有效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增进了彼此的友谊和相互了解。60年来,丁善德为中国现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克尽己责,卓有建树,是中国老一辈音乐家中当之无愧的杰出代表之一。
个人作品
作品有钢琴曲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新疆舞曲第一号》、《托卡塔--喜报》等,声乐作品有艺术歌曲和大合唱《黄浦江颂》等,管弦乐作品有《长征交响曲》等。有《丁善德钢琴曲集》、《丁善德艺术歌曲集》。他的主要作品有大型器乐曲《长征交响曲》、《新中国交响组合》,大合唱《黄浦江颂》等。其中《长征交响曲》是中国第一部以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大型管弦乐作品。
·跳绳 丁善德 作曲 北京 音乐出版社 1957
·老社员的歌 丁善德 作曲 北京 音乐出版社 1957
·歌曲四首 丁善德 作曲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57
·中国民歌五首 丁善德 编曲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57
·序曲三首 丁善德 作曲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57
·赋格写作技术纲要 丁善德 编著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57
·丁善德钢琴曲集 丁善德 作曲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58
·第二新疆舞曲 丁善德 作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58
·第一新疆舞曲丁善德 作曲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59
·丁善德钢琴曲集 丁善德 作曲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61
·春之旅组曲 正谱本. 作品1 丁善德 作曲 北京 音乐出版社 1962
·中国民歌五首 丁善德 编曲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
·托卡塔曲 丁善德 作曲 北京 音乐出版社 1962
·长征交响曲 丁善德 作曲 北京 音乐出版社 1964
·《长征》交响曲 丁善德 作曲 北京 音乐出版社 1964
·《长征》交响曲 丁善德 曲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4,1980重印
·丁善德艺术歌曲集 Ding Shan-de's kunstlied 丁善德(1911.11~1995.12)作曲 上海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
·丁善德音乐论著集 丁善德(1911.11~1995.12)著 上海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6
·槐花几时开 丁善德 配伴奏 北京 音乐出版社 1962
·C大调钢琴三重奏Piano trio in C major 丁善德(1911.11~1995.12)作曲 上海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
复调作品:《序曲与赋格(思索)》《序曲与赋格(喜悦)》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