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内容

蛤蚧怎么读,蛤蚧怎么读 什么意思

不畏浮云遮望眼2022-12-04 20:17教育418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蛤蚧怎么读,以及蛤蚧怎么读 什么意思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请详解“蛤”这一字 什么时候读ge ha

根据指代物的类别来区别:

[ gé ]蛤蜊、文蛤等双壳类软体动物

[ há ]青蛙和癞蛤蟆的统称。

扩展资料

组词:

【gé】

1、蛤蚧[gé jiè] 爬行动物,外形像壁虎而大,头大,背部灰色而有红色斑点。吃蚊、蝇等小虫。可入药。

2、文蛤[wén gé] 软体动物,壳略呈三角形,表面多为灰白色,有光泽,长5—10厘米,生活在沿海泥沙中,以硅藻为食物。通称蛤蜊。

3、蛤蜊[gé lí] 软体动物,长约3厘米,壳卵圆形,淡褐色,边缘紫色。生活在浅海底。

4、蛤像[gé xiàng] 蛤壳内神像。

5、车蛤[chē gé] 即西施舌。贝类动物名。肉白似乳,形酷肖舌,味鲜美。

【há】

1、蛤蟆[há ma] 青蛙和蟾蜍的统称。

2、癞蛤蟆[lài há ma] 蟾蜍的通称。

3、蛤蟆镜[há ma jìng] 镜片较大,略呈蛤蟆眼睛形状的太阳镜。

4、蛤蟆夯[há má hāng] 夯地基用的一种电动建筑工具。因其工作时状如蛙跳,故名。

5、蛤蟆锁[há má suǒ] 锁体像只准备起跳的蛤蟆,俗话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比喻彼此之间相差距离较远。

蛤读ge还是ga?

蛤的读音是gé,há。

蛤há【释义】蛤蟆(há ma),癞蛤蟆的统称。

蛤gé【释义】蛤蜊,文蛤等瓣腮类软体动物。

蛤又叫蛤蜊,有花蛤、文蛤、西施舌等诸多品种。其肉质鲜美无比,被称为天下第一鲜、百味之冠,江苏民间还有“吃了蛤蜊肉,百味都失灵”之说。蛤蜊的营养特点是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高铁、高钙、少脂肪。

组词解释

一、文蛤 [ wén gé ]

软体动物,壳略呈三角形,表面多为灰白色,有光泽,长5—10厘米,生活在沿海泥沙中,以硅藻为食物。通称蛤蜊。

二、蛤蟆 [ há ma ]

青蛙和蟾蜍的统称。

三、蛤蜊 [ gé lí ]

1、软体动物,长约3厘米,壳卵圆形,淡褐色,边缘紫色。生活在浅海底。

2、文蛤的通称。

四、蛤蚧 [ gé jiè ]

爬行动物,外形像壁虎而大,头大,背部灰色而有红色斑点。吃蚊、蝇等小虫。可入药。

蛤蚧怎么读

蛤蚧读音是gé jiè。

蛤蚧又称大壁虎、仙蟾,台湾称为大守宫,主要分布于亚洲北回归线附近的亚热带地区,包括中国、越南、泰国和老挝。蛤蚧多栖息在悬岩峭壁的洞缝,个别也居住在树洞里。穴居的洞隙不大,身躯刚好能在洞内自由行动。

蛤蚧遇敌即能甩尾逃脱,于事后长回,甚至其遇敌或捕获猎物时会对之紧咬不放。洞隙形状各异,一般洞宽15-30厘米,高3-6厘米,深度不等,有的可达数米之深。在野外常单独或几条栖息一处。蛤蚧喜欢干燥,在低洼或石山下部很难看到蛤蚧的踪迹。

蛤蚧的习性

蛤蚧性怕冷、怕热、怕风雨,喜栖息于山岩石隙,树洞或屋檐墙壁上,昼伏夜出,常见雌雄成对活对。喜食活饵,主要捕食昆虫类。蛤蚧有冬眠习性。气温低于10℃以下时,潜入3-4m深的岩缝中冬眠。到翌的气温回升到18-20℃时才出洞活动。雌雄异体,3-4年性成熟,每年5-9月可见产卵,6-7月为盛期。各地因气候不同而稍有差异蛤蚧卵在7-8月孵化,6-7月为盛期。

蚧怎么读

蚧读jiè。介壳虫,蚧总科。成虫极小,雌虫无翅,雄虫有前翅一对,体背有蜡质硬壳或蜡质覆盖。种类很多,大多是果树、林木及农作物的害虫,如吹绵蚧、梨园蚧等。蛤蚧,爬行动物,壁虎科。头大,尾灰色,有红色斑点,中医用作强壮剂。同翅目,介壳虫总科昆虫的统称。雌虫无翅,足和独角均退化;雄虫有一对柔翅,足和触角发达,无口器。体外被有蜡质介壳。

蚧的古籍解释:

《类篇》居拜切,音介。《大戴礼》鱼游於水,鸟飞於云,故冬燕雀入於海,化而为蚧。又蛤蚧。《本草》蟇首细鳞长尾,生岭南,在古墙壁及榕木闲。《元陈孚诗》龙眼花开蛤蚧鸣。又地名。蝗蚧潭,见《襄城县志》。又《韵会》通疥。《後汉·鲜𤰞传》边陲之患,手足之疥瘙。字或作蚧。 《直音》亦作𧎁。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分享给朋友:

“蛤蚧怎么读,蛤蚧怎么读 什么意思”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