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我如何不想他,教我如何不想他简谱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教我如何不想他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教我如何不想他简谱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教我如何不想她 歌词
《教我如何不想他》
演唱:戴玉强
作词:刘半农
作曲:赵元任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西天还有些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西天还有些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刘半农早年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并一度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1920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留学并致力于语言学研究,此时诗人远离祖国,思念亲人,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感情深沉的诗。诗名开始时叫做《情歌》,后来改为《教我如何不想她》。五四以前,汉字中的“他”本无男女之分,刘半农在《教我如何不想她》中首创了“她”取代女性,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1926年赵元任将此诗谱曲,并广为流传。
歌手简介:
戴玉强,1963年生于河北文安,中国内地男歌手,美声唱法。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扬州大学兼职教授,河北工业大学艺术指导客座教授。截至2016年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剧团主要演员。1989年底,戴玉强考上了总政歌剧团。1996年,夺得了中央电视台第6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专业组美声唱法二等奖,同年,他赴日本静冈参加了国际歌剧比赛,获得了第一名。
2012年5月,主演国家大剧院自制歌剧威尔第作品《假面舞会》;同年8月,参加在中国剧院举行的《光荣绽放》十大男高音歌唱家音乐会;同年9月,凭借歌曲《走向复兴》获得第12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4年,主演的歌剧《运之河》,斩获七项中国歌剧节大奖。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原文与赏析
《教我如何不想她》是由刘半农在1920于英国伦敦大学留学期间所作教我如何不想他,是中国早期广为流传的重要诗篇。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原文与赏析 教我如何不想他,欢迎阅读。
作者简介教我如何不想他:
刘半农(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江苏江阴人,原名寿彭,后名复,初字半侬,后改半农,晚号曲庵,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
原文:《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教我如何不想他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创作背景:
刘半农早年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并一度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1920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留学并致力于语言学研究,此时诗人远离祖国,思念亲人,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感情深沉的诗。诗名开始时叫做《情歌》,后来改为《教我如何不想她》。五四以前,汉字中的“他”本无男女之分,刘半农在《教我如何不想她》中首创了“她”取代女性,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1926年赵元任将此诗谱曲,并广为流传。
赏析:
《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诗在形式上的整饬,一望而知。全诗四节,每节五句:前两句都是七字,大体都是三个音步,并用韵(除第一节),如第四节的“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里/烧”;中间的第三句都用单独一个“啊”字,这在某种意义上有时代的烙印,新诗初期,抒情手段还比较单一,诗人往往用感叹词直抒胸臆;第四句都是八个字,大体上音步仍然是三个,第三和第四句的短长之变,则在整节诗中造成了节奏的大幅度改变;第五句每节相同,都是“叫我如何不想她”七字,造成一唱三叹之感,同时第五句还和第四句押韵(除第二节外)。因此,这首诗可以看作是广义的格律诗,即在一首之内形成固定格律,但不追求每首诗都相同,因此又保持了新诗的自由。
刘半农在“她”字从文字学角度正式提出之前,已经在《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诗中大胆地使用这个字了。这首诗是诗人1920年留学期间在伦敦写的。诗中的“她”是首次使用,而关于“她”字的文字学诉求则是1923年才正式提出来的。诗中的“她”有人说是指一位女性,有人说是指祖国(英语中的“祖国”motherland一词是阴性)。不管如何,是诗人的一种深挚的感情,启发他为祖国的文字贡献了一个重要的人称代词,使得那些即使是在“此时此刻”的现实中处于宾位的中国女性,获得了在语言形式上的明确的主体地位。从诗歌的角度看,《教我如何不想她》毫无疑问是一首优秀之作。而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看,其意义似乎更加重要。一个“她”字,使一首诗永垂不朽。
《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诗用了歌词的形式,融进了民歌风,同时又是不折不扣的`现代白话诗,可谓三种风格、三种审美因素的完美统一。而刘半农是最早(1918年初)呼吁对中国丰富的民歌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和保存的人。他并且身体力行,进行了长期的调查和整理工作,贡献极大。而民歌对刘本人的诗歌创作的影响可以从这首诗里看出。
天空明净,大地宽阔。云儿在天空中飘着,微风轻吹,吹乱了诗人的头发,也唤起了诗人心中思念故土和亲人的感情,接着诗人一声感叹:“教我如何不想她?”反问加强了那感情和思念的程度。 在夜里,银色的月光照在宽阔的海面上。在这“蜜也似的银夜”,诗人却不能和恋人相伴,不能和心中的恋人在一起。这月光和海洋契合无间、依傍难分的情景在诗人的心中激起了怎样的感情呀?“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上落花,水底游鱼,燕子飞舞。这花因为燕子可有着“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担心?这游鱼因为燕子的出现可有着被水抛弃的担心?也许,燕子送来了家乡的信息,让诗人的心里有着更深的触动,更深的思念,“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中摇动,残霞映红了半边天,如野火在烧。这冷的风和天边的残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加衬出了诗人远离故国的失落和热切的思念之情。思念之余,诗人看到的还是一片冷冷的暮色——残霞。这是一种强烈的反差,在诗人最冷的心灵感受中,暗藏着对祖国深深的爱。
《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原文内容是什么?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作者:
刘半农(1891-1934),名复,江苏江阴人。原名寿彭,改名复,字半侬,后改半农,晚号曲庵,后以字行,笔名有寒星、范奴冬等。
社会地位:
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
经历:
他4岁从父识字,6岁入塾。光绪三十年(1904年)入江阴翰墨林小学,三十三年入常州府中学。宣统三年(1911年)初,回翰墨林小学任教。辛亥革命爆发,刘半农北走靖江,以书牍翻译之事佐戎幕。民国元年(1912年)2月,因不满军队内部的混乱,旋回乡参加演文明戏,筹款支援革命。解放以后,刘北茂出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到了晚年,刘北茂不幸双腿瘫痪,但他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音乐创作。
相关:
他虽然不是最早在《新青年》上进行白话诗创作的,但坚持创作的时间却最长久,在大约十年的时间内,把几乎所有的业余精力都投入到了新诗体裁的实验中,自称在诗的体裁上是“最会翻新花样的”。
代表作:
《汉江潮》、《前进操》、《漂泊者之歌》、《乘风破浪》、《小花鼓》、《太阳照耀着祖国边疆》、《欢乐舞曲》、《独弦曲》、《欢送》、《千里淮北赛江南》、《缅怀》、《迎朝晖》、《流芳曲》、《哀思》等。
刘半农《叫我如何不想他》的诗词是什么
1、原文
叫我如何不想他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他?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他?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他?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他?
2、简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夏秋冬四季景色诗情画意的描绘,表达诗人身居英国伦敦,对祖国母亲的深情眷念。诗中。每段开头都渲染了不同的景色.以引起感情的抒发,营造优美的诗歌意境,美丽的景色引起人们无穷的想象。
3、作者简介
刘半农原名刘寿彭,改名刘复;字伴侬、瓣秾、半农,号曲庵。江苏江阴人,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同时,他又是我国语言及摄影理论奠基人。他的《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是我国第一个获此国际大奖的语言学家。
教我如何不想她课文赏析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导读】
《教我如何不想她》1920年9月4日创作于伦敦,原题为《情歌》;1926年9月收入北京北新书局出版的新诗集《扬鞭集》,改题为《教我如何不想她》。诗作表达了一个海外游子对祖国“母亲”的眷恋之情,每节诗以“教我如何不想她”煞尾,更标志着汉语第三人称女性代词“她”字的诞生。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赵元任1926年为这首新诗谱曲,并将题名改为《教我如何不想他》。这首歌1928年被载入《新诗歌集》,成为音乐院校声乐专业学生的'必修曲目,也是许多著名歌唱家参加大型演唱会的保留节目。
作者刘半农,诗人,语言学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之一。清光绪十七年四月二十日(1891年5月27日)生于江苏省江阴县澄江镇西横街。原名刘寿彭,改名刘复;字伴侬、瓣秾、半农,号曲庵。1920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学习实验语音学,1921年转入法国巴黎大学;1925年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其语言学研究成果《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回国以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导师,兼中法大学国文系主任,辅仁大学教务长,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院长。1934年7月14日因病在北平(今北京)逝世,葬于香山碧云寺东侧的玉皇顶。
【赏析】
1920年1月下旬,郭沫若在日本福冈创作一首歌颂“年青的女郎”的新诗《炉中煤》,其副题“眷念祖国的情绪”告诉我们:它不仅仅是一首“情歌”;1920年9月上旬,刘半农在英国伦敦创作了一首貌似“情歌”的《情歌》,其写作背景告诉我们:它也不仅仅是一首“情歌”。两首诗相为表里,其艺术风格却迥然不同:郭诗激越奔放,过于直白,读起来让人脸红、心热;而刘诗婉转低回,不惮繁复,在结构、节奏和意象的经营上都更胜一筹。
为《教我如何不想她》作曲的赵元任既是音乐家,又是语言学家。1925年9月26日,被教育部聘为“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委员的刘半农,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一个研究和制订“国语罗马字拼法”的音韵学团体──“数人会”,其成员有赵元任、林语堂、钱玄同、黎锦熙和汪怡。后来,赵元任为刘半农撰写的挽联充分表达了这种亲密无间的双重的“搭档”关系:“十载凑双簧,无词今后难成曲;数人弱一个,教我如何不想他。”
天那么高,地那么阔。习习的凉风吹拂着悠悠的白云,唤起了诗人远远的思念:“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笼罩着海洋,海洋反射着月光。月凉如水的夜晚,引起了诗人深深的思念:“教我如何不想她?”花儿落在水面,鱼儿藏在水中。燕子呢喃,带来乡音,惹起了诗人轻轻的思念:“教我如何不想她?”枯树正在摇晃,野火正在燃烧。西天边上冷冷的残霞,激起了诗人痛痛的思念:“教我如何不想她?”
没有节奏和行列,就没有诗的韵律;没有意象和意念,就没有诗的意境;没有韵律和意境,就等于没有了诗。即使是自由诗,也不例外。
教我如何不想他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教我如何不想他简谱、教我如何不想他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