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怎么上弦,古琴怎样上弦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古琴怎么上弦,以及古琴怎样上弦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古琴如何调弦?
古琴调弦靠耳朵听。
调弦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粗调和细调。粗调就是根据耳朵听音的感觉,将各弦的音高大致调到位,为下一步的细调做准备。
采用上述的方法,首先确定律制(一般采用五度相生律),并根据定音器的音高将五弦大致调整到和标准音一样高;然后根据五弦音高和各音程之间的关系,在脑中依次将各弦“唱”一遍,如“5-6-1-2-3-5-6-”,接着依次调整其余各弦,使之发出的音高与脑中“唱”的音高相吻合。
注意尽量不要唱出声,以免被未调准的弦音带“跑调”。如果是平时常弹的琴,各弦音不至于偏得太多,则也可省略粗调的步骤。
扩展资料:
根据琴家朱慧鹏所著《斫琴法式·定音调弦法篇》记载:在调弦之前,应首先给琴定音,定音时通常用琴的五弦来进行。琴使用丝弦时五弦要松紧合适,如五弦定音过高,七弦就易断,过低则一弦张力不足,影响发音。
传统的定音法并没有严格的音高限制,多根据抚琴者的经验与喜好而定。通常根据琴的音色来选择使用什么样的弦,定什么样的音高,正如要根据一个人的嗓音,来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歌曲风格一样。
传统手工斫制出来的琴,每张琴的音色就如每个人的嗓音一样各不相同,所以在选择琴弦与音高时也要根据琴音色的不同,选用适合本张琴的琴弦规格。除了可以选用丝弦的“太古”(细)、“中清”(中)、“加重”(粗)三种规格的弦外,也可以选用现代普遍使用的钢弦。
现代定音法则通常在使用钢弦时运用,用西乐F调,五弦音高定为A音,F调相当于传统的正调,即仲吕调。一弦至七弦弦依次为C、D、F、G、A、C、D。琴以五声音阶关系为主,正调的一弦至七弦弦依次为徵、羽、宫、商、角、徵、羽,相当于西乐sol、la、do、re、mi、sol、la。
琴的音高定好后,就可以依次进行上弦调音。上弦时的调弦方法和抚琴时的调弦方法略有不同。在上好五弦并定音后,再依次上六弦,散音六弦应与按音五弦十二徽的音高相同,调弦时用拧动六弦琴轸的松紧来调整六弦音的高低,直至与五弦十二徽的音高相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琴定音调弦法
古琴如何上弦,求详解!
解, 1.琴的轸池内要处理,有的琴轸池内都上了油漆或者木料太硬表面很光滑,要用刀片或钢锯条刮去油漆并把表面刮的粗糙一些,不要心疼哦,还可以抹点松香粉末或者用布蘸水湿润一下,轸子的顶端面也要用刀片划出放射状的细沟纹,这样才能防止以后轸子打滑,影响调试和音准.
2.绒扣一定要用棉线,我试过很多化纤材料的线,都不行,化纤线具有弹性,并且容易拉断.我用的是农村原来纳鞋底的那种棉线,3根合在一起,每根0.6米左右,棉线是植物纤维,效果最好.绒扣的头与岳山的左边沿线对齐,6\7弦的绒扣头可以超出边沿线1毫米左右,因为6\7弦比较细,弹性收缩性较大,调试时拉回的距离要大一些,如果绒扣头在岳山上靠右了,很可能在调试时将绒扣头拉到承露口里去.
3.上弦时要把钢弦头缠绕在布头或毛巾上,用手拉是不可能拉紧的,要大胆拉,不要怕拉断,试验证明手工拉紧后调音时都要继续调紧.用左手拨一下弦,感觉很有弹性了,右手就可以将弦往雁足上缠了,弦一定要贴近底部板面缠,第一根弦头压在弦和板之间,第二根弦头压在第一根和第二根弦之间,以此类推.
4.用校音器定音,最好有拾音夹头的那种,将夹头夹在岳山上.除了很专业的人,一般人是很难凭耳朵将音调准的,初步调试准确后,用手将弦往上拽一下,一般会有点松动,然后再校对一遍,隔1-2天后还要再校对,这样音准才能稳定下来.1-7弦分别按正调F调定音,校音器上1到7弦分别定为CDFGACD(唱名分别为5612356)显示绿灯就准确了,以后变调时只要调整相应的轸子就可以了.
求教古琴更换琴弦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作者:苏琬宜
链接: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我习惯了丝弦,由于丝弦的不稳定性,需要经常重新上弦,又因为六七弦经常断,这样下来也算是轻车熟路了。其实跟弹琴一样就是多练,基本现在重新上完整副弦不会超过15分钟。我介绍一下丝弦的上弦方法,钢弦和尼龙弦由于没那么娇气,可以不用抓丝弦的细节。
首先拿到一副新弦,需要打蝇头,有些新买的弦已经打好了蝇头,但是蝇头可能打的不是合适位置,或你觉得不好看,可以拆掉重新打,也算是练习,蝇头结扣方式请参照琴书、教材等比如《琴学备要》上的图示(之后会补充图片),通常因为钢弦的韧性比较大,可能容易弹开,丝弦不会有这个问题,打好蝇头一手拿蝇头一手拉弦,系紧。七根弦都打好之后,各自放好备用。
首先从五弦开始上起,按照五六七的顺序将三根小弦缠绕在靠近身体一侧的雁足上;然后按照一二三四的顺序将四根大弦缠绕在院里身体一侧的雁足上。
现在开始上弦。准备一个小毛巾,把琴囊铺在地上(或者我通常会直接在瑜伽垫上上弦)防止琴头与地面磕碰并增大摩擦和稳定性。将琴弦穿过绒扣,注意绒扣的分股,不要有漏掉的丝线。把琴弦没有系蝇头的一端绕在小毛巾上。(徒手上弦会比较疼,小毛巾方便抓握)。
把琴头向下立在地上(瑜伽垫上),左手扶琴尾,右手执小毛巾,将弦向上拉高拉紧,然后跨过琴尾的合适位置,向下拉紧。注意!此时需要感受琴弦的张力与手上力气的大小,不要拉太用力以免直接拉断琴弦,也不要松劲。虽然说钢弦力强,但钢弦也不是没有拉断的可能,反而丝弦的大弦不会容易拉断。钢弦因为芯是细钢丝,拉断脱落出来很锋利,我曾经上钢弦的时候被钢弦芯插穿过手指上皮。要格外小心。
当感受到弦的缓紧程度合适是,左手拨弦试音,此时右手不要松劲,保持持续稳定的力量。可以打开调音器对照调音,或者用琴箫筒音做参照。通过左手上下移动琴弦在琴面的一侧,做松紧微调,调整弦为合适音高。注意!如果此时弦太松,不要直接让弦跨在龙龈上调整,可能会因为力气太大把弦直接拉断在龙龈处,弦就废了,也可能会把龙龈勒出一道弦槽……正确的做法是,重新将弦向上拉高拉紧,再折向底面一侧。
调音完成后,右手贴紧雁足内的琴面开始绕弦,绕弦方向为五六七弦顺时针,一二三四逆时针。绕弦紧贴上一圈逐渐远离琴面,到雁足一半时,开始逐渐折回靠近琴面,直到最后一圈,将弦尾穿过紧贴琴面的琴弦,拉紧固定。(tip.我会用棉线在雁足上做一圈缠绕打底增加摩擦,然后用棉线在弦上再绕几圈,起到固定作用。)
这样依次上好各弦。丝弦琴保持调好弦的状态,竖直悬挂一晚,如果是新弦,第二天会发现全部松掉了,第二天在重新调紧,若已经松弛到无法调紧的状态,就重新上弦。基本上丝弦新弦需要在第一次上弦的一个月内,重上3-5次可以基本稳定。丝弦每次弹完后,请将所有弦都调松,尤其是六七弦,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觉得放一晚上应该没什么问题,有很大的可能第二天睡醒了一看,六七弦已经断了,晃晃悠悠在那吊着……丝弦受温度变化而形变很大,冬天夏天不要放在空调附近,不要放在窗口、潮湿处、特别干燥处等。丝弦弹久了会起毛毛,可以用丝弦胶(通常是中药熬制的)或者生鸡蛋清擦拭琴弦,待晾干后会光洁如新。
开练!
古琴上弦时先在雁足上怎么缠,急!!!
传统的上弦程序,是先上五弦,依次六弦七弦,这三条弦逐一都拴在右边一个雁足上。(拴法是:将弦从两雁足的中间兜住雁足,由内向外缠绕。)再上一、二、三、四弦,逐一拴在左边一个雁足上。(拴法也和五、六、七弦一样。)这因为七、四弦用它的时候较多,弦断,后上拴在外面,便于更换。
古琴需要用什么材料做?
材质琴身材质是影响古琴音色的首要因素。古琴的面板一般为桐木或杉木制,底板为梓木或楠木制。木材必须风干,否则木质会开裂起翘,且音色不好。木料自然风干需要很长时间,因此斫琴者常搜罗各种陈年古木(古墓败棺或是古宅梁柱)用来斫琴。 古琴的面板和底板以鱼胶胶合。
古琴面板上先要用漆灰作一层灰胎,这样可以保护木质松软的琴面。最常用的漆灰是用鹿角霜和生漆调和而成的鹿角灰。古琴表面涂以中国大漆(生漆),大多数情况下用黑色漆,少数用朱色、褐色和紫色。待漆干透后,用油石蘸水细磨古琴表面。
其他附件如岳山、承露、龙龈、雁足、琴轸则用硬木、玉石等坚硬材料制成。
琴徽共13个,多用螺钿或玉石制成。
琴弦传统的琴弦为丝弦,现代采用尼龙钢丝弦。
丝弦是将规定数目的丝线扭成一股,然后绕在框架上浸入装有弦胶的缸内,以使丝弦不会再松散。一段时间后取出晾干,然后截成合适的长度。 丝弦共有三种规格,“太古”为标准弦,“中清”最细,“加重”最粗且弦外缠丝。按《与古斋琴谱》所述,“中清”琴弦最佳,因为其音色最为细腻清脆。丝弦音色古朴独特,但音准不稳定、易断、演奏难度高。
尼龙钢丝弦是在钢丝外包裹尼龙层制成的,具有音量大、强度高、音准稳定的优点,逐渐取代了丝线成为了古琴的主流。不过也有人认为钢丝弦金属味过重,而传统丝弦独特的音色是无可取代的。
古琴的传统上弦法中,先将琴弦右端用绕在琴轸上的绒剅拴住,向左拉过岳山、面板直至绕过龙龈缠在琴底的两个雁足上。如果要调节音高,则通过旋转琴轸来调节绒剅长度来控制弦的张力实现。
为了上弦便利,现代出现了一种古琴上弦器,可以卡在雁足上,然后用调音扳手拧紧,与古筝的琴钉类似。上弦器对于力气小,拉紧琴弦缠在雁足上有困难的人是很方便的。但是这种上弦多显累赘,并未普及。
怎样给古琴上弦
你要把拴在雁足上的一、二、三、四弦都松下来,然后再依次上弦,上弦时你需要用一个皮子或硬纸做的卷筒来帮忙缠弦上弦,右手也要很用力。注意,因为你上的弦要和其余几弦的音高相应,所以,松紧要适当,这需要耳朵灵。如果书上说明你看不懂,网上也有相关的视频可以找来看看。我个人建议,你如果之前没有看过别人上琴弦,最好还是找有经验的人帮忙上吧。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